小四在今年四月份去日本旅行时,到大阪,正好赶上大阪市立美术馆为庆祝开馆80周年正在举办《从王羲之到空海——中日法书名迹、汉字假名的联芳竞秀》展览。当我看到诸多国宝级书法作品时,心里有些五味杂陈。这些都是我国的国宝,流失到日本。又在想如果是在国内,我是否还有机会看到!这次展出的中国古代书迹约有90件,里面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借展的19件(组)藏品,包括宋四家,元代鲜于枢、赵孟頫等大家,以及明代沈粲、吴中书派及董其昌等作品,这些借展名作皆为首度在日本公开展示。不讨论这些,先看看这次展出在日本的国宝级书法作品。
王羲之 蘭亭序(呉炳本) 東晋・永和九年(353) 现藏于東京国立博物館
《兰亭序》应该算上无人不知的书法圣品了吧!学术界一直认为,对《兰亭序》爱不释手的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带进了棺材,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目前现存着诸多的临摹版本,不是搞专业的人,也许很难区别,这次在展览中,就有五个版本的《兰亭序》,分别是吴炳本、开皇本、韩珠船本、吴平斋本和穎井本,小四不是专业人士,所以并没有搞清楚这几个版本的。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
王羲之 孔侍中帖 东晋・四世纪 现藏与东京前田育德会
这卷《孔侍中帖》并不是王羲之真迹,是唐代摹搨墨迹,是唐代对王羲之尺牍进行的双钩廓填而形成的勾摹本。《孔侍中帖》原为手卷,在1941年的时候被改为轴装。此贴主要为行书,其中有几字有点规矩像楷书,有些则纵肆如草,却和谐浑如一体。落款“羲之”两字起连,“羲”字大小省笔,与“之”衔接,似成一字,甚是巧妙。最后“报”字最后三笔连成一笔,细锋轨迹益增神采。
王羲之 黄庭経 东晋・永和十二年(356) 现藏于东京五岛美术馆
《黄庭经》是道教上清派的重要经典,也被内丹家奉为内丹修炼的主要经典,属于洞玄部。关于这部《黄庭经》还有一个传说,也许大家都听过。就是说有一名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为知道王羲之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批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提鹅而归”。这段传说原文载于南朝《论书表》,文中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后因传之再三,就变成了《黄庭经》了。
《黄庭经》原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小楷字体,共一百行。
王献之 地黄汤帖 东晋・四世纪 现藏于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地黄汤帖》是王献之的草书作品。现在看到这个墨迹本是唐人摹本,在晚清时期流入日本。此贴用笔神韵,笔画圆腴而纵逸,整体字帖的节奏感很强。首行六字为行楷,字体较工整丰腴。第二行起笔法收放自如,认清书写,不拘一格。相比王羲之的含蓄谨严,王献之则自然放纵许多,虽然是行书,但字字稳的很,有楷体的笔法。
欧阳询 化度寺碑 唐・贞観五年(631)京都大谷本科博物馆
《化度寺碑》全称《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为欧阳询书,在唐贞观五年立。此碑共有三十五行,每行三十三字,铭碑石原在陕西西安南山佛寺,在宋庆历(1041-1048)以前,原石已经断裂,至北宋末年残石亡佚。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敦煌石室曾发现唐拓本,为法国人伯希和携往国外,分存于法国巴黎图书馆、英国伦敦博物馆。现存日本京都大谷本科博物馆的版本不知道从何而来。
黄庭堅 王史二氏墓誌銘稿 北宋・元祐元年(1086)/元符二年(1099)以後 先藏于東京国立博物館
《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卷》为北宋黄庭坚书,是由《王长者墓志铭稿》和《宋卢南诗老史翊正墓志铭稿》合成。分别书于他40至45岁、55岁前后至60岁之间。王长者墓志铭稿》宽30.3厘米,长78.5厘米;《宋卢南诗老史翊正墓志铭稿》宽33.5厘米,长65.3厘米。此卷书写用笔用笔紧峭,笔体雄健,自然流畅。虽然黄庭坚曾游学与苏轼门下,生前却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在书法上的造诣为“宋四家”之一。
米芾 虹县诗 北宋・崇宁五年(1106)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虹县诗卷》是米芾晚年撰书写的两首七言诗的大字行书法帖。此卷共有三十七行,每行二、三字不等。大字并不是米芾所长,所以在他传世作品中大字书发帖很少。撰书此帖时他正在搭船烟运河前往汴京上任新职,诗中描绘沿岸风景和上任的心境。宋徽宗很赏识米芾,也成为他晚年最重要的艺术资助者,提拔他成为书画学博士。只是没想到这样成为他被罢官降调的前提。
《虹县诗卷》节奏感极强,用墨干湿浓淡浑然天成,起首“ 虹县旧题云快霁一天清淑 ”十一字一气呵成,笔干墨尽型却不散。
祝允明 临黄庭经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 现藏于三重澄懐堂美术馆
关于《黄庭经》在上面有过介绍,祝允明虽然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但他临摹王羲之的经典也没有可争议的,祝允明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
董其昌 行书昆山道中书 明・十七世纪 现藏于三重澄懐堂美术馆
董其昌,明代书画家。在明代书法史上,他称得上是影响巨大的开派大家,他的书法和书法理论都是独树一帜,很有自己的特点。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他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董其昌书法上有“邢张米董”之称,即把他与临邑邢侗、晋江张瑞图、须天米钟并列;康熙集乾隆都非常欣赏他的书法作品,康熙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
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实在太多,已经没有办法一一展示,下面我做一个大致的列表,表明流落日本的国宝级书法文物有多少。切记,这并不是完全统计。
流失到日本的国宝级文物——书法篇(不完全统计)
后汉~晋
1 张芝八月帖(「玉烟堂帖」)后汉・二世纪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2 钟繇荐季直表(「真赏斋帖」火后本)魏・黄初二年(221)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3 钟繇宣示表(「宋拓晋唐小楷」)魏・黄初二年(221)奈良宁楽美术馆
4 李柏尺牍稿前凉・咸和三(328)or五年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
5 王羲之孔侍中帖东晋・四世纪东京前田育德会
6 王羲之十七帖(上野本)东晋・四世纪京都国立博物馆
7 王羲之十七帖(王稚登本)东晋・四世纪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8 王羲之楽毅论(「小楷四种合册」)东晋・永和四年(348)东京三井记念美术馆
9 王羲之兰亭序(吴炳本)东晋・永和九年(353)东京国立博物馆
10 王羲之兰亭序(开皇本)东晋・永和九年(353)东京三井记念美术馆
11 王羲之兰亭序(韩珠船本)东晋・永和九年(353)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12 王羲之兰亭序(吴平斋本)东晋・永和九年(353)东京三井记念美术馆
13 王羲之兰亭序(穎井本)东晋・永和九年(353)东京三井记念美术馆
14 王羲之黄庭経东晋・永和十二年(356)东京五岛美术馆
15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上野本)唐・咸亨三年(672)京都国立博物馆
16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松烟拓本)唐・咸亨三年(672)东京三井记念美术馆
17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黑川本)唐・咸亨三年(672)兵库黑川古文化研究所
18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整本唐・咸亨三年(672)埼玉淑德本科书学文化センター
19 王献之地黄汤帖东晋・四世纪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南北朝
20 大智度论卷第八南北朝・五世纪京都国立博物馆
21 佛说歓普贤経南齐・永明元年(483)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22 摩诃般若波罗蜜経卷第十四梁・天监十一年(512)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23 大般涅盘経卷第十一隋・大业四年(608)东京三井记念美术馆
24 妙法莲华経卷第三唐・上元二年(675)京都国立博物馆
25 妙法莲华経卷第七唐・上元三年(676)东京三井记念美术馆
隋~唐
26 智永真草千字文隋・六~七世纪
27智永真草千字文(关中本)隋・六~七世纪东京国立博物馆
28虞世南孔子庙堂碑(临川李氏本)唐・贞観二年~四年(625-30)东京三井记念美术馆
29欧阳询化度寺碑唐・贞観五年(631)京都大谷本科博物馆
30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海内第一本)唐・贞観六年(632)东京三井记念美术馆
31褚遂良孟法师碑(临川李氏本)唐・贞観十六年(642)东京三井记念美术馆
32褚遂良文皇哀册唐・贞観二十三年(649)东京国立博物馆
33世说新书卷第六抄本唐・七世纪文化庁
34贺知章草书孝経唐・八世纪宫内庁三の丸尚蔵馆
35颜真卿争坐位文稿唐・廣德二年(764)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宋
36苏轼李白仙诗北宋・元佑八年(1093)大阪市立美术馆
37黄庭坚王史二氏墓志铭稿北宋・元佑元年(1086)/元符二年(1099)以后东京国立博物馆
38米芾草书四帖北宋・十一~十二世纪大阪市立美术馆
39米芾虹県诗北宋・崇宁五年(1106)东京国立博物馆
40米芾群玉堂米帖(上)北宋・十一~十二世纪东京五岛美术馆
41米芾群玉堂米帖(下)北宋・十一~十二世纪东京国立博物馆
42吴琚急足帖南宋・十二世纪东京国立博物馆
43圜悟克勤与虎丘绍隆印可状南宋・宣和六年(1124)东京国立博物馆
44虚堂智愚与照禅者偈颂南宋・景定三年~咸淳元年(1262-65)东京国立博物馆
45张即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経南宋・宝佑元年(1253)京都智积院
元
46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元・至大三年(1310)东京国立博物馆
47赵孟頫仇锷墓碑铭元・延佑六年(1319)京都阳明文库
48赵孟頫与中峰明本尺牍元・十四世纪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49一庵中峰明本像自贊元・延佑三年(1316)兵库高源寺
50中峰明本像自贊元・十四世纪
明
51沈度楷书苏轼墨君堂记明・永楽十六年(1418)三重澄懐堂美术馆
52祝允明临黄庭経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三重澄懐堂美术
53文征明楷书史记刺客列伝明・嘉靖十一年(1532)三重澄懐堂美术馆
54董其昌行书昆山道中书明・十七世纪三重澄懐堂美术馆
明末清初
55董其昌行书七言绝句明・十七世纪京都万福寺
56张瑞图行书七言绝句明・十七世纪德岛県立文学书道馆
57黄道周草书答孙伯観诗明・十七世纪三重澄懐堂美术馆
58倪元璐行书左思蜀都赋明・十七世纪兵库黑川古文化研究所
59王铎临淳化阁帖清・顺治六年(1649)大阪市立美术馆
60王铎临王涣之二㛐帖清・顺治七年(1650)德岛県立文学书道馆
61许友自咏诗清・顺治十年(1656)廣岛ふくやま书道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