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笑睿 |美编
导语。
5月15日,南方电网公司在广州发布《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年)白皮书》,为数字化与新型电力系统的紧密结合提供了一体化行动方案,对推动能源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和低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能源电力行业即将发生的一场全局性变革。本文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和定义入手,浅谈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对于电力营销业务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01.
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二氧化碳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发挥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在保障能源安全中的作用。
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电力清洁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
02.
新型电力系统是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
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等特性,以新能源为主体会给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调度运行、保护控制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难题和重大的挑战。
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依托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化、信息化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种方法,推动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各环节协调互动。
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结果。具备“绿色高效、柔性开放、数字赋能”的基本特征,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打通源网荷储各环节,发电侧实现“全面可观、精确可控、高度可控”,电网侧形成云边融合的调控体系,用电侧有效聚合海量可调节资源支撑实时动态响应。
依托强大的“电力+算力”,通过海量信息数据分析和高性能计算技术,可透过数据关系发现电网运行规律和潜在风险,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使电网具备超强感知能力、智慧决策能力和快速执行能力。
03.
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电力营销的颠覆性创新
1)新型电力系统触发客户模型和客户关系重构
传统电力系统下,电网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是单向的供用电关系。电网企业为客户提供配电服务,计量客户用能数据,核算客户电费金额并以此向客户收取电费。
新型电力系统下,电网企业与客户之间传统的单向的供用电关系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客户概念已不能反映两者之间的全部关系。
一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客户从单纯的能源消费者变为产消一体者,客户使用电网公司提供的电力的同时,可能还会通过光伏发电和电动汽车储能等方式向电网公司供电。
二是在政策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用电客户会主动挖掘调峰、填谷资源,引导非生产性空调负荷、工业负荷、充电设施、用户侧储能等柔性负荷主动参与需求响应,共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和电力可靠供应。
在新型电力系统之下,客户同时具备了三种角色。即电网企业的用户、供应商和协作者,这种变化对电力营销的基础造成非常重大的影响。
因此,在新型电力系统下,电力营销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对客户模型的深度重构和客户关系的重新定位。
2)新型电力系统促使电力营销向主动服务转变
传统电力系统下,电网企业的目标重点在于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电力供应,因此电网企业提供的服务通常是被动式的,业务的开展也是由客户触发。
新型电力系统下,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都将发生深刻变化。
能源生产方面,随着非化石能源的占比不断提高,新能源入网、并网、调试、验收、运行、计量、结算都需要新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办法,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调频、调峰、备用电源进入交易市场,电网企业需要制定中长期、现货电能量市场交易机制,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计量和结算能力,适应高比例新能源市场主体的参与。
能源消费方面,电网将积极培育“基础性+增值性”用电用能新业态,大力解放用户用电潜能,大力推广高效节能技术。促进能源消费向融合多种需求、主动参与、定制化的模式转变,提升能源利用效能。
电力营销将从被动的用电服务转向主动的产品推广,为此在市场分析、产品设计、销售管理和项目实施等方面需要进行很大的提升。
3)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运营管理实现自主决策
传统电力系统下,企业的业务开展和运营决策主要还是依靠人工,自动化智能化的程度非常低。
新型电力系统是数字技术和能源产业深入融合的产物,依托数字技术,电力系统将拥有更加敏锐的“感官”和更加聪明的“大脑”。
也就是说,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技术的加持下,数据收集的广泛性、及时性和精确性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企业将获得和存储在生产、传输、销售和服务等各个价值链环节的精细数据,数据的规模将是天量的。
有了天量数据的支撑,电网企业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完成自主分析和智能决策,实现从智能化到智慧化的飞跃。电力营销在工作稽查、用电检查、绩效评价和财务管理等内部管理方面的工作模式将随之发生重大的改变。
4)新型电力系统驱动运营模式转向生态运营
传统电力系统下,电网企业从上游电厂购电,然后向下游用电客户售电,商业模式比较简单,而且电网企业通常采用垂直一体化的运营模式,无需与其他企业建立广泛的生态关系。
在新型电力系统下,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企业除了要与传统电厂建立关系之外,还需要与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兴市场主体建立关系。
而且电网企业与这些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购电关系,而是更深入的协作关系,实现源网荷储纵向协同,确保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实现发用平衡,为用户提供稳定、持续的供电保障。
另一方面,为了培育增值性用电用能的新业态,为客户提供节能、电动汽车和金融等领域的产品服务,电网企业也需要与更多的第三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因此在新型电力系统下,电网企业将作为综合能源系统中的枢纽与核心,把上下游能源产业连起来,成为智能电网运营商、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和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促使电力营销业务从独立运营向生态运营方向转变。
结语。
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依靠数字技术和能源行业深入融合,实现源网荷储各环节的协调互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会引发能源电力行业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革命性变化,驱动电力营销业务进行颠覆性创新。
END。
电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