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它当然得到了很多顾客的信赖,但是同时,人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看法,那就是这家银行的储蓄和理财的收益率都比较低。
但我们在进行测评的过程中,却发现有些金融产品的回报率非常高,其中就有一款,去年的回报率更是高达7%。
01,一般价值类型的商品
工银理财推出了一款“*和”的封闭式资产负债表,这款资产负债表是一款全新的资产负债表,它的封闭式资产负债表在两年半的时间里,表现为4.5%的资产负债表,这是一款相对来说很高的资产负债表。
然而,该产品为PR3级别,属于中等风险,但有本钱损失。
80%的股票都是固定收益的股票,股票的股票不到20%,股票的股票不到10%。按照这个比率来看,这个产品的整体风险并不大。鉴于该产品的运营闭合期为两年半,即便期间有一些起伏,但在产品期满后,也会被抵消掉。
然而,该产品存在额外的管理费用。若在期限内的回报率高于4.5%,则该公司将得到20%的额外回报率,而对投资人而言,其真实回报率会稍有下降。
你要是觉得这只是PR3,有一定的风险,你可以考虑一下另外一只,同样是一只固收类基金,封闭式基金,一年下来,回报率是4.48%。
这是一个每季度发行一次的增强固定收益基金,于去年六月发行,刚好一年。在这一年里,他的净资产涨到了1.0448元,这意味着他的净资产在这一年里上涨了4.48%。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许多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
这款产品,只有5%左右的股票,其中80%以上的钱,都放在了固定收入的股票上。他们将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了金融衍生产品上,比如债券期货、外汇、利率掉期等等。由于投资人的基金至少有一季是被锁定的,所以可以说,它的风险较小。
但现在市场上的利率,都在不断的下跌,明年的利率,应该会有所下降,但也不会太高。
02,特殊资产净值
工商银行一款一年多的金融产品,参加了本次定增会,表现出3.9%的相对表现,这个就有些特殊了。
第一个版本刚刚发布不久,没有任何的资料可以参照,只能是仔细的看着这一本手册。
在固定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得少于70%,但不得多于80%.由于大部分的钱都放在了这个项目上,所以这个项目的整体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加起来不能大于30%,但也不能小于20%,未来的风险波动,主要是由于这一部分的资产引起的,但也是由于这一部分的资产带来了主要的利润。
上面写的很明确,就是要用到这款产品。由于新的股票发行制度的出台,不少公募资金对股票发行的股票表现持乐观态度。而且,清楚地知道,银行的理财产品是一种很少见的产品。
工银也有一个封闭的环球混合型基金,可以利用该基金来进行国际市场的投资。这个产品有1005天的封闭性,也就是2年零9个月的时间。绩效指标4.8%,
说是投资,其实就是投资,也就是投资中的投资。由于这一款产品的资产将以市场上的公募基金为主,具体内容有:货币式基金,债券式基金,股份型基金等,而其中的一些资金将会作为 QDII的形式进行投资。
80%以上的基金用于固定收益,40%以上的基金用于股票类,20%以上的基金用于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从上述的投资比率分布上,本基金的投资更具弹性,因此本基金亦标明为混合型基金。但这也意味着,这种理财工具的波动性,会更大。
该基金的表现指标为每年4.8%,当该基金在一个封闭式期限内到期时,该基金将获得高于该基金的20%的额外收益。
反正这只是一只基金,多出来的20%都是给银行的,所以他决定自己建立一个投资组合。
03,7%的回报率,还是比较少的。
另一款“全*科技创新优先”的净值型产品,于今年6月推出,今年一年内,净利率达到1.07,即自推出至今,年化收益已超过7%。
一年能有7%的利息,这对那些想要投资的人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该产品在股票上的比重不超过40%,而且会有意的偏爱技术和创新领域。将80%以上的资金投入到了债券中。
注:上述工商银行的理财产品,其利率比较特殊,每年的回报率都在8%以上,当资产净值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时,高于8%的部分将会被收取20%的费用。这价格可不便宜。
似乎,我们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仅仅是一种懒人的行为,我们应该学习如何建立自己的投资组合,在同样的或者更低的风险下,寻求更高的回报。
这一个多月来,我对多家银行的产品进行了测评,包括下面四家银行的产品,我也做了一个汇总,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看下面的文章。
中信银行:有的涨了10%,有的下跌了4.5%,对各种金融产品进行了利弊剖析
广发存款比余额宝高出一倍,净资产百分之十,三大类产品重点评估
平安银行,保底,高收益,净资产,结构性,保底类,保底类,超7.5%
招商银行的产品是小金额高于大金额的,保本的最多为10.3%,而看清净资产的产品则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