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消费电子防护性产品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自律性组织为中国电子企业协会。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职责包括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监测分析工业、通信业运行态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等。
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为本行业的自律性行业组织,主要负责针对行业内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为政府制定政策、法规、标准与规划提供决策依据;针对传统电子产业,为会员单位建立网上商店,对企业产品进行推广;整合群体资源,重塑竞争形态,打造一个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企业综合集群;组织电子企业
培训等。
二、主要法律法规
消费电子防护性产品与下游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及其组件领域,因此也适用下游消费电子产品所属行业的产业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取消了原《办法》对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分公司或者生产基地“必须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特别规定,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版指出,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1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二次修订版指出,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进步。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01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次修订版指出,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三、主要产业政策
2021 年 1 月,工信部出台了《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21-2023 年》,重点推广智能终端市场,瞄准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无人机等智能终端市场,推动微型片式阻容元件、微型大电流电感器、微型射频滤波器等各类 电子元器件应用。 推动消费电子终端产品行业的发展,也将促进与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扩大其对应防护性、功能性产品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对应市场。国家及相关单位出台的主要产业政策如下:
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资料来源: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