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怎么读 帖子怎么写?

帖子怎么写?“以纸帖之,每字为一帖”的“帖”字怎么读“帖”字怎么读《活板》一文中“不用,则以纸帖之,每字为一帖”中两个帖的读音该如何读?现将有关资料汇集如下,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以纸帖之,每字为一帖”的“帖”字怎么读

“帖”字怎么读

《活板》一文中“不用,则以纸帖之,每字为一帖”中两个帖的读音该如何读?现将有关资料汇集如下,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tiē〈动〉

(1)帖服。对约束、控制或权威命令顺从.

塞外蛮人方帖服,水边鬼卒又猖狂。——《三侠五义》

(2)安定:事不妥帖。——王逸《楚辞序》,安置妥帖平不颇。——韩愈《石鼓歌》

(3)安静:帖,静也。——《广雅》

(4)粘。同“贴”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5)紧挨着 因帖卧床上,剑至果高。——《世说新语·假谲》

(6)砌垒 帖石防溃岸。——唐·杜甫《早起》

(7)典押 臣计天下编户,贫弱者众,有卖舍、帖田供王役者。——《新唐书·李峤传》

tiě〈名〉

(1)官府文书,公文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杜甫《新安吏》

(2)证券;单据;凭证:一季无讼,即书户帖,连庄帐付之,以为地符。——《宋史》

(3)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或公告:如:招帖

(4)科举时代明经科的考试名目:题赋曰帖,故唐制帖试士曰试贴。——《通俗文》

(5)箭靶:箭头破帖浑无敌。——唐·贾岛《上邠宁邢司徒》

帖子怎么读 帖子怎么写?

(6)旧时妇女置放缝纫用品的器物:启帖理针线,非独学裁缝。——唐·孟郊《古意》

(7)标签:以纸帖之。——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8)帖子tiězi 请柬、喜帖∶邀请客人时送去的通知

(9)便条:字~儿。邀请客人的纸片:~子。请~。写生辰八字的纸片:庚~。换~。

tiè

〈名〉(形声。从巾,占声。本义: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

(1)写在帛上的书签,帖,帛书署也。——《说文》。段玉裁注:木部曰:“检,书署也。”木为之谓之检帛为之则谓之帖,皆谓幖题,今人所谓签也。”

(2)名册,名簿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杜甫《新安吏》

(3)铭功纪事的石刻称“碑”,书疏称“帖”。如:晋代王羲之有《姨母帖》、《快雪时晴帖》

(4)又指石刻、木刻的拓本,书画的摹临范本。如:碑帖;字帖;画帖

(5)对联;联语金子友来乞楹帖。——《瓯北诗话》

(6)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字~。画~。

综上,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形成这样的看法:

“以纸帖之”中的“帖”应当遵照教参读tiě

“每韵为一帖”读tiè

理由:

1、“以纸帖之”中的“帖”应是“标签”意,这里做动词,解释为“用标签标出”,即:tiě,名词。这里做了动词。这个句子应当翻译为“用纸条给它们(字模)做标志”。

有的老师提出“以纸帖之”中的“帖”按照动词“粘,贴”的意思去理解,读tiē,解释为“用纸条粘”。这样是就翻译成了“用纸条粘字模”,这样是讲不通的,仅仅是按照现代汉语的望文生义。

2、那么既然都是“标签”的意思,第二个要读tiè呢?笔者以为,这里用的是“帖”的本义,即:古代字写在布帛上叫帖tiè,解释为“写在帛上的书签”。“每韵为一帖”应当翻译为“每个韵部做(写)一个标签”,这里“帖”是名词,(写在纸上的)标签。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帖”的本义。

现在最火的发帖平台

产品营销推广语 新品牌怎么做网络推广,初创企业前期要做什么?

2024-4-21 16:00:35

现在最火的发帖平台

产品市场推广都有哪些方式 宣传推广的方法有哪些?

2024-4-21 17:00:38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