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造流量型产品
流量型产品即入口,通过高频、刚需、普适、价格较敏感、符合自身产品定位的产品(服务)拉动大量用户进入产品,或提升该产品(服务)的购买(使用)频次提升用户粘度(单点突破);
在此基础上增添功能(服务)或商品品类,引导用户跨品类成长,不断满足用户的细分需求,达成一站式服务(产品线延展);
2、打造流量品类
流量型产品是单一功能(服务),流量品类是品类集合;
特征:销量高、单价低、用户价格敏感、通用性强和大众化需求(普适性),通常为高曝光率品类;
步骤:
1、选品:
A)单品价格:低价类商品为主,也可以选择不同价格区间的单品—覆盖更多单品和价格范围—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覆盖更多用户群体—有效提升转化;
B)单品定位:尽可能与目标用户定位吻合;
C)数量丰富:从多个流量品类选择不同单品,进行组合;
D)流通性强:普适性强、变现能力强、适应人群范围广;
2、促销:
形式包括不限于:立减、满减、代金券抵扣等;
3、推广(线上和线下):
在目标用户集中的场景或渠道进行大力度推广,通过促销吸引下单,促成转化;
ps:无论是流量型产品还是流量型品类,都是一种“蓄势”的动作,通过低决策成本的产品(品类)快速大量积蓄势能,然后在势能的高位向下泄流(跨品类引导),以达成其他产品(品类)快速成长的目的;
3、营销工具创新
很多互联网营销工具都源于传统行业,在原有基础进行互联网特性进行改造;
营销工具:
1、代金券/红包
目的和效果:裂变传播、补贴引流拉新、满减提升客单价、返券拉动复购、跨品类导流、业务导流;
设计维度:劵金额、使用门槛、直接抵扣、满减、品类限制、地域限制、人群限制等;
2、体验金
体验式营销—降低决策成本解决信任—快速了解产品特性
形式:
a)着陆页填写信息领取
b)注册成功领取
c)首次投资领取
d)拉动好友成功领取
根据不同的运营目标、不同的期望动作,选择不同的形式或形式组合;
3、抽奖
形式:
a)实时开奖
b)非实时开奖;
ps:营销工具的创新核心在于将工具特性与业务特性深度结合匹配、活动规则与期望的用户动作(运营目标)相匹配;
4、好友邀请
好友邀请是建立在深挖熟人社交关系之上,依凭于熟人间信任感高、多度人脉易产生裂变的特点;
模式:
1、单方获益
2、双方受益
优点:
1、容易形成裂变式传播;
2、节省流量获取成本(营销费用转嫁到邀请补贴);
3、建立于熟人邀请的用户质量和转化要高于渠道投放;
关键:
1、产品质量高口碑好
2、激励政策奖励高;
5、地推
地推只是一种接触用户的手段,通过地推将用户吸引到线上,通过打造爆款刺激用户主动传播,从而提升整体获客的效率;或制造热点,然后在线上进行传播和放大;
所以其实地推本身并不是获取大量用户的主要手段,而只是一个前端的过程,重点在于获取了部分客户之后如何通过产品本身的质量与线上的运营手段对效果进行放大;
形式:
口头告知、路演、发传单、做活动、联合营销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