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推广策划 我国农产品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任志新 廖望科 朱启萍 大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 2020 年云南省第八批高校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滇西地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研究科技创新团队。 摘要:十八大以来

三、影响我国农产品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政策因素

近年来,受种粮直补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产品税收减免政策等政策以及普惠金融发展、实行粮食保护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种植面积总体呈增长态势,2020年全国主要农产品种植面积千公顷,比去年增长1.0%。2011-2020年,我国农产品产量始终保持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1.78%

(二)生态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问题也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产品的发展。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多发、自然灾害频发,极大地影响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持续性。其次,由于过去农业技术水平较低、对农作物耕作环境的保护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农民的土壤养护意识淡薄,土地使用养护不合理,使得土壤质地严重恶化,以上因素都影响我国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水平。

(三)劳动力因素

2020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36.1%,劳动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首先,中国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突出,城市发展的虹吸效应,导致大量农村适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一步加剧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其次,农村劳动力人口的素质结构也同样严峻,高学历人口往往倾向留在城市,农村地区缺乏农业技术人才且涉农人员文化水平偏低,这又进一步导致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的普及和推广周期太长等问题。

(四)科技水平

农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科研队伍,在许多领域已跃居世界前列。2011-2020年,我国农产品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关,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仍较低,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只有42%。我国农业发展场地大多远离城市,缺乏高校和研究所的依托,造成农业技术改善和落实速度较慢、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不到位等问题,也进一步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发展。

(五)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城镇相比仍有许多不足。一是农村道路通达度低且建设质量较差,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生产运输效率。二是农村电力设备维护管理不善。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三是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较低,2021年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9.2%,互联网使用成本较高,影响着农村与城镇的互通互联。四是农村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贸市场销售场所专业化程度低,大部分农产品无法进入冷链系统,储存条件较差。

(六)国际环境因素

我国农产品发展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技术壁垒、反倾销等出口限制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原因是发达国家对农产品有着高额的补贴政策,严重破坏了国际间农产品贸易市场,使得我国农产品对于国际优质农产品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对于中国农产品如何在国际竞争中产生优势,不仅要从提高自身农产品的质量水平上下功夫,也需积极在国际中倡导建设相对公平的多边贸易环境,从而使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有一席之地。

(七)市场需求因素

近年来,在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我国粮食市场仍保持基本平稳。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其社会基本矛盾发生变化,人均收入的提高促使人民生活水平开始追求质量。人民对生活的质量需求不断上升,对农产品不再是只满足于吃饱,而是向精细高端方向发展。对于农产品市场有着如此高的需求下,我国现行的农产品却存在着营销方式单一、农业产业链不完善、缺乏特色农产品链和名牌农产品等一系列问题,与现行市场需求不匹配,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

四、加快我国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金融扶持

精准施策,实行资金滚动支持,统筹使用财政、金融等农产品扶持政策,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和建设特色农产品示范区。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应按照“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滚动支持,持续推进”的原则,对产业基础较好、特色优势明显的县市区予以政策及资金支持。同时支持县市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有序投入到发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同时,加大对农产品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

(二)增加科技研发投入

应增加科技研发投入,促进我国农产品高质量发展。一是明确农业科技研发方向,面向产业需求,解决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问题,构建适应我国农产品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二是突出农产品科技研发重点,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在农田资源高效利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耕作环境改善等方面作出突破。三是改善农产品科技研发条件,吸引农业科研优秀人才,鼓励国内农产品科研机构与国外相关机构进行交流合作。

农副产品推广策划 我国农产品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三)打造全产业链

农产品全产业链是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和主体紧密关联、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完善农产品全产业链,首先,要选取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链。利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性、观光性、参与性,开发旅游观光农业,建设农业科研基地,壮大农业产业链规模,打造重点产业链。其次,加快培育农产品龙头企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动农民进入生产加工链,使农民真正得利,实施产业化经营,提升价值链、优化生产链、完善供应链、畅通商品链。最后,强化农产品全产业链保障措施,促进全产业链质量提升。以“产学研用”公共平台为载体,建设农产品研发平台,打造强势农产品品牌,运营新媒体进行传播。

(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制定农产品加工标准。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引导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结合产业发展现状、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级、加工工艺等方面,尽快明晰绿色标准体系。二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品质。三是依托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农产品企业与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生产率,从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五)加快品牌建设与宣传

进一步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及宣传。首先对于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需尽快完善使公用品牌发挥作用的产业、标准与管理的三大体系。其次是整合并合理运用四大品牌分别是: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农户品牌,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宣传推广效果。最后是对于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组织特色农产品参加中国农交会、农博会等展会,不断扩大农产品特色品牌影响力。

(六)实施农业人才战略

培养新型农业农村人才,壮大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一是发展农业教育,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素质,推进高等农业院校建设,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二是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完善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薪资待遇。三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和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大力培养农村新型农民,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补助、贷款等相应帮扶支持。

(七)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2011-2020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年均增长率为12.14%,且出口国家以欠发达国家居多。为改变这一现状需提高出口农产品水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一是实现出口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变。我国出口农产品多为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需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转变农产品出口结构,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二是鼓励发展绿色农业,对绿色农业提供帮扶措施,跨越绿色贸易壁垒。按照国际标准种植、生产、包装、储存与运输产品,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通关率。

参考文献:

[1]廖家惠,陈光燕,汪建.我国粮食进口依存度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7):141-143.

[2]宋雪萌.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J].山西农经,2021,(18):101-102.

[3]杨丽娟,薛伟敏,杜为公. 国家标准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J].世界农业,2021,(11):23-34+118.

[4]孟萍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结构失衡及优化对策[J].农业经济,2021,(10):124-125.

[5]祁峰,冯梦龙.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研究[J].理论探讨,2020,(04):101-107.

[6]周其文.绿色发展视域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20,(06):130-132.

[7]罗世聪.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0,36(03):79-82.

[8]崔剑峰.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2019,(10):123-128.

[9] 冷功业,杨建利,邢娇阳,孙倩.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05):1-11.

现在最火的发帖平台

化妆品如何推广 全面的品牌宣传推广有哪些渠道?当下如何做企业品牌宣传?

2023-11-22 1:01:52

现在最火的发帖平台

网站怎么发帖 我是怎么在全球最难上的第二大deals网站hotukdeals发帖成功并打造am

2023-11-22 1:02:01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