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论坛发帖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杂志   部级期刊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半月刊2019年第14期简介,曾用名:,创刊:1972年,期刊荣誉: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杂志教学论坛

1-2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刘桂敏 单位: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 天津

摘要:人类研究化学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可能是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也可能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确实,化学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光明”,在能源、材料、医药和信息等方面有巨大的贡献,但也给这个世界带来了雾霾、水污染、食品污染等危害,使人类每天都要面对致癌、致畸、突变的恐惧。面对这一切,当前人类研究化学的目的正在发生改变,在认识自然的同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高中化学是学生走进化学世界的初级阶段,每个化学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向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绿色观念,建立对化学污染的防范意识,这对学生发展及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

“微粒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寻与构建

作者:杨再明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第八中学; 宁夏吴忠

摘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注重学生“微粒观”的构建,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树立起化学基本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会从微观视角探寻化学的本真。微粒观是指一切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这些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宏观物质世界发生着千姿百态的变化。对初中学生而言,微粒观的树立有利于学生对宏观化学事实和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从根本上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符号的意义和化学反应的本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共同形成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开端。

5-5

中职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作者:汪海海 单位:宣城市工业学校; 安徽宣城

摘要: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院校超过万所,承担为生产一线培养合格的技术人员、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责任,在教育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中职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高中文化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满足企业提供岗位的要求。化学作为中职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贴近于生活,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

6-7

基于BYOD的中学化学课堂混合式教学研究

作者:师雪丽 单位:兰州市第六十三中学; 甘肃兰州

摘要:近些年,基础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在中小学信息化硬件不足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带设备(BYOD)成为一个重要的探索方向。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PDA等移动终端逐渐普及,学生有条件自带设备(Bring Your Own ,BYOD),并将其用于学习。从学校的角度看,允许学生携带自己的设备接入校园网开展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8-8

高中化学微粒观教学的实践研究

作者:张宗涛 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 江苏苏州

摘要:高中化学涉及诸如原子、分子和离子等粒子的研究。这些粒子是形成其他物质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要满足每一个单元的要求,学生很难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进而影响他们对粒子观的认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优化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从粒子观的角度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以小见大,从微观角度去认识宏观物质,从本质上去理解我们看到的物质,认识宏观的化学世界,让学生能够从根本上理解物质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9-9

高中化学走班制教学的利弊和对策

作者:金丽丽; 刘会文 单位:武威第六中学; 甘肃武威;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 甘肃武威

摘要:一、为高中生选考科目与选考考试时间指明方向以往的高考由于其“一考定终身”的缺陷而致使素质教育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应试教育统治着普通高中教育。新高考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更是为了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而量身定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用不了多长时间,新高考改革所具备的优点必将显现。由于选考科目的分数在高考总分数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所以学生选考的科目与选考考试的时间就显得尤为主要,会对高考分数带来直接的影响。

10-11

高中化学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以“翻转课堂”为例

作者:姚启文 单位:天水市第一中学; 甘肃天水

摘要:翻转课堂最先出现于美国的一所高中,随后进入国内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变革举措。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情境下,课堂教学时间基本全部交由教师主导,课程讲授结束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练习与反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可以参考教师提前准备的教学视频、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等,从而将课堂时间留给生生以及师生的互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深入与内化,培养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网络以及便携式学习设备,加速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

11-12

高中化学“问题设计”的实践探索

初中化学论坛发帖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杂志   部级期刊

作者:段天兵 单位:芜湖县第一中学; 安徽芜湖

摘要:问题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动力引擎,问题品质的高低决定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的问题设计或者过于直白,缺乏思维的引领;或者不能切入重难点,导致发问频频发生;或者问题过大、缺少梯度,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究,等等。如何让问题引导学生的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化学学力?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13-14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

作者:张运海 单位:阜阳市城郊中学; 安徽阜阳

摘要:一、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美国知名学者杜威与我国知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都不约而同地指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为教育的目的”。化学学科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涉及的物品均与化学密不可分。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对于学生而言,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化学因素引入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形象地理解化学概念、化学元素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机理,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化学现象探索的欲望,增强学习兴趣;对于化学教师而言,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

14-15

九年级化学课堂参与度现状及提高的策略

作者:江峰 单位:安庆市第七中学; 安徽安庆

摘要:—、研究背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而化学课堂教学是达成化学课程与教学目标,落实化学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更是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因此,作为与高中化学相衔接的初中化学,如何将它从传统的旧课堂(教学+练习)转化为基于学科素养的新课堂,从而落实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呢?这无疑对初中的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16-17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方式的探究与优化

作者:李静妍; 杨玲娟 单位:天水师范学院; 甘肃天水

摘要:教育部在2014年3月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重点强调:必须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构筑与发展作为我国教育课程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教育部为我国的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育的关键,将立德树人作为改革的重要核心和发展目标。化学是一门涉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学科,具有多元化、创新性强、应用范围广、与时俱进等特点。由于化学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杂志教法指导

17-18

基于演绎推理思想的化学模块学习方法简议

作者:罗俊杰 单位:个旧市第一高级中学; 云南个旧

摘要:化学是一门非常注重严谨科学表述和实验例证的科学,化学学科知识间存在广泛而系统的逻辑联系,我们不能忽视其存在[1]。在以前的研究中,笔者发现中学化学教科书中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三种推理方式普遍存在。通过分析中学化学不同模块的知识特点,并结合教学中科学严谨、逻辑严密的案例分析,采用演绎推理的思想构建较为科学且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学习方法,充分凸显中学化学学科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并使学生在解决类似模块问题中获得认知。

19-19

研究性学习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策略

作者:王海龙 单位:玉门市第一中学; 甘肃玉门

摘要: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1

学习情境的内涵、特征及创设

作者:金库; 田毅 单位:宁夏吴忠市第八中学; 宁夏吴忠; 宁夏吴忠高级中学; 宁夏吴忠

摘要: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化学”,情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化学教学研究的热点,优秀案例也纷纷涌现。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情境与课堂联系牵强、情境偏离核心知识、情境创建虎头蛇尾等,甚至有些情境教学为了情境而情境,没有将学生因素考虑进去,使得课堂看似华丽却实效性不强。今天,让我们重申学习情境的内涵与特征,紧紧结合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创建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让学习情境回归正常轨道,在建立高效课堂的道路上提速、加油。

22-22

类比思维在元素化合物学习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黄桂林 单位:曲靖市麒麟高级中学; 云南曲靖

摘要:在元素化合物学习中应用类比思维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和思维方法,也可提升学生的分析、归纳、知识迁移能力。一、类比思维是建构学法的有效途径从学习方法看,图1所示的铁及化合物在转化中体现出的“横向酸碱纵氧还”的规律,也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的“范例”,从Fe(OH)2制备中的“问题”很自然就转向了 Fe^2+和Fe^3+间转化规律及实现途径的探究。

现在最火的发帖平台

教育品牌推广 罗山县第二实验小学组织:“务本养正教育”特色品牌培训圆满成功

2023-11-12 0:00:54

现在最火的发帖平台

品牌推广的方式 快速推广品牌!不可或缺的四种有效方法

2023-11-12 0:01:07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