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群众们开始观望站队,事情又有了惊天大反转。
今天,贵阳公安双龙分局通报了:
“经初步査明,系犯罪嫌疑人曹某(男,36岁)、刘某利(女,40岁)、郑某君(女,37岁)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冒充该公司市场经营部经理,与腾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其目的是为了获取腾讯公司在推广活动中配套赠送的网络游戏礼包码,之后通过互联网倒卖非法获取经济利益。
目前,曹某等3人因涉嫌犯罪已被我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揭露事情真相
至此,号称“南山必胜客”的腾讯罕见地吃了瘪。
网友也是戏称“签字的是老干妈,你告我陶碧华干什么?”
存在于笑话里的“老千马”还真的以假乱真,骗过了腾讯这样的巨头。
这起乌龙事件也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当年的比亚迪。同样是“伪造公章”,同样是骗取巨额广告费,做广告推广确实遍地是坑,然而,传统企业还不能不踩。
在全网营销的时代,通过资源对接推广告是很正常的操作,品牌推广的工作也无外乎这些,抛开这起案件,无论是老干妈,还是老干爹,在这个酒香还怕巷子深的年代,企业仍然是离不开做品牌推广。
然而,企业做品牌推广的时候,尤其是像老干妈这样的传统企业,往往容易陷入一种不知所以的状态。
明明每天都在发软文、做海报、谈资源、搞跨界、推广告,怎么一点效果都没有?
而老板也总会对这些工作产生怀疑:为什么没有转化?品牌推广的工作是否有意义?做这些对消费者而言真的有价值吗?
其实,品牌推广的重点工作要在渠道上做文章才有效果。
老干妈近年来的跨界宣传
众所周知,在运营产品中,需要搞定四个模块,用户、媒介、内容和渠道。大家往往把目光集中在前三个模块,比如私域是用户,抖音是媒介,视频是内容,唯独决定企业生死的渠道。
就好像近些年的老干妈,最早是由于其辣酱口味独特,价格又便宜,在用户中打响了口碑,通过传统媒体打通了传播媒介,依靠产品本身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这也是陶碧华当年得以做出承诺:“老干妈绝不上市,绝不打广告”的原因。
然而,实际上如果渠道做好了,企业才能持续发展,而前面三块做好了,起到的不过是如虎添翼的作用。
老干妈的渠道一直做得很好。在我们讨论老干妈这些年增速放缓,是不是需要改革之时,老干妈早就偷偷打开了海外市场,不仅留学生认老干妈的品牌,海外用户也喜爱老干妈。
新零售时代的到来,线下门店逐渐式微,而在跨境电商领域打开新的渠道,老干妈依旧获得很好。
可见,渠道在全网营销推广中是十分重要的。
老干妈在海外电商爆火
什么是渠道?能带来用户的地方都叫渠道。比如线上的淘宝、京东、拼多多、社群团购、微商、应用商店、苹果商城等等,线下的商超、地推、便利店、无人店等等。
能带来用户的地方有很多,正规的、偏门的杂七杂八。我之前做的一款产品在推广时,第一批用户来自百度贴吧,对我来讲,百度贴吧就是一个渠道,要不要作为重点去运营,就看投入产出比了。
渠道的数量绝对超出我们的想象。
拿电商产品来讲,有的公司以为上了淘宝、京东就完事了,你看看别人做的好的公司,像完美日记,光是品宣中曝光的重点维护渠道就有12个,更不要说那些排不上号,但也有在运营的海量小渠道。量这东西,多多益善,没有哪个公司会嫌用户多,怎么获得大量的用户呢?多铺渠道。
那么我们要怎么运营才能做好渠道呢?
如何玩转渠道?
不管是线上渠道还是线下渠道,核心思路是一样的,都看中一点:产品的吸金能力。
玩转渠道原则一:一个不漏,全覆盖。
覆盖渠道的过程是挺辛苦的,这个过程就像种树。前期的确很辛苦,一旦树木长起来,后期的维护就省心多了。企业往往只看到了前面的辛苦,不曾尝到后面的甜头,所以一直不敢尝试全渠道覆盖,这是极其错误的看法。
熟知的头条系渠道
还是拿电商来说,如果产品出来了,要上哪些渠道呢?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当当、亚马逊、1号店、唯品会、聚美优品、拼多多、网易严选,上完这些渠道就齐活了吗?还差的远,因为记忆和篇幅有限,这里简单给大家罗列了11个渠道,仔细去找至少可以找到100个以上渠道。
玩转渠道原则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为什么要覆盖到所有渠道,因为你看上的渠道,别人不一定看得上你。相反,你瞧不起的小渠道,很有可能给你带来惊喜。做渠道就是这样,每个商家都盯着天猫,那天猫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小渠道呢,量级少,关注的企业也少,竞争反而没那么激烈。
做运营推广,讲究的是结果,过程什么不重要。老板让你每个月带来20万付费用户,心里盘算了一下,天猫不待见咱呐,2万付费用户都难搞。但是,大家要清楚,没人关心你这用户是从哪个渠道来的,哪怕是在厕所贴二维码获得的20万用户,老板也觉得很香。
渠道运营的逻辑之一
在企业还没有实力时,不如多关注中小渠道。有个麦片产品,上线了一个三线分销渠道,当天销售额200万,对小企业来讲,是很鼓舞士气的。假若不摆正自己的位置,上来就要一步到位,可能会跌的很惨。
玩转渠道原则三:合理的组织架构,让渠道价值最大化。
全渠道覆盖,需要有全渠道推广的思维,更要有靠谱的运营团队来支撑。有的公司单单一个天猫渠道,就需要好几个人来维护,如果上百个渠道,那公司岂不是要几百号人了,人力成本会很高。
这就需要合理的组织架构了,渠道运营可以把里面相通的内容划出来,不同的内容独立运营。比如素材、活动,这些相通的,可以由一两个人单独输出,然后分发给其他人,一齐上线。不同的内容,指的是每个平台不同的资源位和商务关系,一人负责10个渠道,问题不大。忙不过来怎么办?加班,能用加班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渠道的红利在哪?
渠道分两种,老渠道和新渠道。老渠道的好处是流量和玩法稳定,缺点是获客成本高。新渠道的好处是获客成本低,缺点是玩法不透明,流量能不能起来还是未知。
从可控的角度来看,老渠道是首选。从机会角度来看,新渠道是首选。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没有多少钱去砸广告,天天想着0成本获取1000万用户,有可能吗?当然没可能了。刷1000万僵尸粉还需要几千块钱呢,更何况要真实的用户。
1000万用户没有,一两千的用户新平台还是有的,运气好点,实力强点,从新平台搞到一两万用户,成本做到成熟平台的十分之一。如果运气更好点,比如踩中了小红书崛起红利的完美日记,一不小心缔造出100亿的大企业都有可能。
把握渠道成就品牌
所以,千万不要瞧不上新渠道。这里面是有机会的,有可能诞生出类似小米这样的全民品牌。三只松鼠也说过,如果给同样的钱,再造一个三只松鼠会很难,错过了,就没有机会了。
现在有红利的渠道是抖音和快手,这个红利指的是品牌诞生的红利,不是内容的红利。
做内容,短视频平台已经没有机会了,当然也不绝对,如果有超乎常人的水平也是可以的。现在短视频平台内容基本上稳定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把流量转化为价值,直播带货是一种方式,但一定不是最终方式,这需要我们多关注平台的走向和新玩法,抓住一波红利,也许下一个百亿企业就是你们了。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