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韩 琳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西客站支行 电话: —
传真:010— 帐号:0200 0660 0902 1021 792
e-mail:
第四篇:1 上海公司-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
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经验交流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上海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工作,建立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长效管理机制,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我公司的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上海公司根据总部基建部的有关要求,积极开展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通过科技创新成果和新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向技术要效益、用技术强电网、以技术促服务,持续提升电网技术、装备水平和安金稳定可靠运行水平。
一是高度重视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契机,提高认识,逐步健全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机制。二是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强化基建新技术应用,对新技术研究应用项目从申报、立项、研发及对外合作、项目实施到项目验收评价全过程重视新技术应用,及时将成果纳入新技术应用目录,实现成果在公司共享。三是确保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资金投入,向引导、推进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提供资金支持。
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
由上海公司基建部牵头组织成立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领导
小组,公司基建部领导任组长,电网建设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各供电公司、设计院、送变电公司主管基建领导参加,对照“基建部2010年重点工作实施计划”,以及“总部部署、基层实施”的各项重点管理要求,依据“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集约化管理办法”,推进上海市电力公司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枝术推广应用工作,提高管理制度落实的效果,建立推广应用新技术工作机制,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上海公司新技术推广实施目录
由基建部组织各供电公司、设计院、中试所、送变电公司,根据公司总部基建部发布的基建新技术研究成果以及总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新技术推广纲要》、《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应用新技术目录》、《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成果推广目录》(“一个纲要、两个目录”),结合上海城市电网特点整理出上海公司新技术推广实施目录。
由基建部组织领导小组各单位进行评审,确定公司基建新技术推广实施目录。评审中确定第一类为国网新技术目录中已有适合上海城市电网的项目;第二类目录为技术先进有上海特色、拟研究并试点完成后向国网公司推荐的新技术项目。
实施目录内容包括变电设计类、线路设计类、施工工艺、施工机具类、基建管理类,主要侧重基建领域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大型科研类示范项目专门单列。
2.制定公司计划,确定应用工程和示范工程
由基建部组织设计院、电网建设公司、供电公司,根据基建新技术推广实施目录确定应用工程和示范工程,对于普遍适用的新技术在新建基建工程中均应采用,对于有针对性地新技术在适用工程中均应采用,对于较特殊的新技术应在示范工程中应用。由基建部统计发布上海公司基建新技术清单及应用工程。
3.明确各单位在基建新技术应用中的要求及责任
各建设单位业主项目部提交月报,专题汇报承担的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情况,及时总结有关经验;在基建部的专题会议上,介绍新技术推广应用推进的有关情况。
每项专项工作结束时,相关单位要认真总结,提交经验交流书面材料。基建部对其推进新技术应用研究和实施情况进行考评。
公司基建部负责汇总新技术应用情况,评估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效果特别显著、效益特别明显的应总结成专题报告,向国网公司基建部汇报。
4.推广新技术应用成果
根据国网公司新技术应用目录,我公司积极应用多项新技术成果,在40多项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上海220kV以上新建线路基本都采用紧凑型线路,同塔双(多)回线路长度达到了270公里,在新建线路中应用率为100%,钢管塔在黄渡站至青浦站、青浦至干练站、航吉站220kV线路等工程中均
有使用,高强钢在220kV及以上几十个线路工程中的应用率达到了100%,其中220kV同塔四回路铁塔高强钢占塔重比为27%。
二、及时总结新技术研究、优秀设计与设计竞赛成果,加强宣贯与培训工作
上海公司有六个工程分别在2010年国网公司第一批和第二批优秀设计评选中获奖,积累了较好的设计经验。在开展110kV及以下输变电工程中,一批变电站在智能化、节能、环保等方面设计优秀,应用效果良好。
上海公司积极开展上海11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设计竞赛。2010年公司成功举行了中辉35千伏输变电工程的设计竞赛,推动了设计单位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水平的提升、带动了设计单位的创新意识和提高自身水平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公司采取成果点评、培训交流、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针对设计单位、评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开展相关培训、使之及时掌握基建新技术最新成果、标准化建设成果、优秀设计亮点、设计竞赛成果等。充分调动相关单位的积极性,引导、规范、推进基建新技术成果在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应用。推动成熟适用的成果在后续工程建设中的科学应用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建设质量和水平。
根据总部基建部的设计专业会议精神,及时召开会议,规范并引导公司建设、设计、设计评审、施工、监理和运行等单
位执行设计管理相关要求,推进通用设计、通用设备等标准化成果应用,推广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建设最新成果,推广应用基建新技术。
三、积极推进基建新技术研究应用工作
1.推进智能变电站试点建设及成果应用
目前,上海公司220千伏泸定站正在开展智能站试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公司将继续做好智能变电站和智能线路的建设管理工作,积极推行国网公司有关智能变电站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要求,开展智能化设备及新技术的试点应用。在节能型变电站技术、噪声控制技术、全光纤互感器、智能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等方面开展研究应用工作。2011年公司将重点对智能变电站建设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对智能变电站应用的各项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分析取舍,将试点应用情况与总部积极沟通,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应用依据。
2.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应用工作
上海公司积极探索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及时将技术创新转化应用到具体工程中。例如,国网公司重点科技“技术框架”项目“500千伏世博地下输变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组织下,由上海市电力公司牵头,以500千伏世博地下输变电工程为依托,对该工程在城市电网建设中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23个子课题的深入分析研究,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装备,项
目的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多项研究成果在上海市区220kV济南地下变电站、宛平地下变电站、500 kV虹杨地下变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隧道热场技术应用、电力隧道施工控制及运营维护与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北京西路-华夏西路电力电缆隧道工程中。电力隧道预防性防火措施和消防方案应用在长江隧桥工程、雪野路隧道、半淞园路隧道等工程中。研究成果在工程中得到及时推广与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积极做好2011年依托工程基建新技术研究工作,总部基建部确定了2011年依托工程基建新技术研究备选项目清单,我公司有三个研究项目入选,目前已通过总部基建部组织的项目可研评审。我公司正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开展研究工作。
过去的一年,上海公司虽然在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希望领导多提宝贵意见,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积极贯彻总部要求,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五篇:2 福建公司-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交流材料
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经验交流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近年来,福建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基建工作会议精神,不断规范和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在新建输变电工程中大力推广新技术,提倡科技创新理念,在提高工程建设水平与效率、减少能耗、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据会议安排,现将福建公司在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汇报如下:
一、全力推动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
(一)明确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的确定原则
由省公司领导挂帅,成立基建新技术应用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省公司基建部牵头,组织设计、施工、建设管理单位编制出台了《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三个选项原则,从源头上规范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1.推广项目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a、符合国家发展电力工业的产业政策,对行业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
b、技术先进、实用可靠,已完成试验和通过鉴定,并在一定范围内完成生产示范,证明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c、投资效益好,回收周期短; d、适用范围广,具有推广前景,能形成一定覆盖面; e、技术依托单位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强的技术能力。2.推广项目优先选择各类科研攻关、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等成果以及获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的成果。
3.大量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新技术应采用国网公司最新发布的新技术目录中规定的项目,对国网公司新技术目录内未列的新技术原则只采取试点或列入科技项目开展研究。
(二)认真实施,职责明确,强化项目的过程管理 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由省公司各直管单位按《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办法》规定的流程进行申报,省公司组织各有关单位初审后报国网公司审批。在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批复后,由基建部负责组织各参建单位,制定新技术实施方案、措施、时间表,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在项目实施中,认真开展新技术调研,主动联系新技术持有单位,以考察、讲座、培训等方式消化吸收新技术,然后与具体工程相结合,研究新技术实施的措施,对需要招标的新技术产品制定相应的招标技术规范书,使之合法、有效地运用于新建输变电工程中。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落实进度和存在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应用中发现的问题,确保了新技术的成功应用。
为了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管理,省公司在《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办法》中也明确了有关考核与奖励办法,有关奖励等级、奖金额度等评审方式参照《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执行,在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取得的业绩,可以作为评选“513”人才和评选先进的条件。
(三)开展设计竞赛,加强宣贯培训,助推电网建设水平
近年来,我们强化了项目计划管理,对基建新技术课题进行分类整合、统一组织,减少重复研究;建立起福建特色的“基建新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实施目录”,形成储备、研究、试用、推广的良性机制;依托工程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集约化管理,切实推进技术创新及向生产转换的进程。在“两型一化”变电站、“两型三新”输电线路、智能化电网建设上推广应用了多项新技术。
通过开展输变电工程设计竟赛活动和定期举办设计、施工新技术专题讲座,充分调动各参建单位的积极性,鼓励创新思维,不断发现设计亮点,并进行推广实施或开展进一步研究,在基层各单位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通过集中培训和学习,提高了设计、施工人员的素质,建设管理单位人员的管理水平、接受新技术的理念也得到不断提升,形成了主动应用新技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现新技术应用的关健问题的氛围,在反馈问题、研讨、优化使用方法的过程中,确保了新技术应用的可控性,为成功应用和总结成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输变电新技术应用的成果和实例
1.应用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电网安全可靠度
一是采用同塔多回、紧缩型及紧凑型技术,节约线路走廊。利用同塔多回输电技术,建设了220/500kV同塔四回线路、110/220kV同塔六回线路,充分利用了线路走廊资源,突破电网建设路径瓶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紧凑型输电技术,龙岩~三明500kV单回线路按照紧凑型单回路线路架设,导线相间的距离压缩到6.7~7.0m,走廊宽度仅为常规线路的1/3。塔头布置附加带来的防雷保护角为-16~-18°,降低线路绕击率47%;利用L串紧缩型输电技术,较常规220kV线路减少走廊约30%,实现城区线路按照原110kV线路走廊宽度建设220kV线路(如,220kV福州-黎明I、II回线路);利用窄基钢管塔技术,依托石狮鸿山热电厂~香山220kV线路工程开展窄基钢管塔应用研究,优化窄基塔结构设计,采用L串窄基钢管塔技术,根开小于4米,利用城区道路绿化带架设220kV线路,替代传统钢管杆设计,节约造价约40%。
二是采用基于标准的智能化变电站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目前,福建电网变电站均采用具有五遥功能无人值班技术,完全取代传统的集中控制屏,220kV及以下变电站均实现了无人值班,500kV变电站实现少人值班方式。在笠里500kV变电站、先农220kV变电站、会展110kV变电站、柯井110kV变电站等采用基于标准的智能化变电站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
三是采用多项技术,提高防雷水平。采用“小保护角”技术用于输电线路防雷,目前,福建公司新建输电线路工程500kV采用-5度保护角、220kV采用0度保护角,有效降低绕击概率17%。采用铜覆钢(铜包钢)接地体,解决了传统接地装置易腐蚀的通病,并可节约材料和降低施工难度。应用于输电线路平地部分铁塔及电缆线路工作井接地装置。采用复合接地模块,降低工频接地电阻和抵抗土壤中水分、盐、酸、碱等因素侵蚀。在大田鹤冲~太华110kV线路等工程中根据具体杆塔的土壤电阻率加装一定接地模块,使工频接地电阻达到5~8Ω的理想范围。
四是采用行波故障测距技术,提高电网故障恢复的响应水平。在福州500kV变电站、宁德500kV变电站、南平500kV变电站采用行波故障测距技术,快速、精确确定故障点,减少故障停运时间。
2.应用新设备、新材料,实现节能环保
一是大容量变压器、紧凑型变电设备等新技术的应用有效节约土地资源。根据负荷发展需要,大部分500kV变电站采用大容量变压器,经济发达地区220kV变电站采用大容量变压器,减少总体变电站座数,减小变电站总体用地,降低了变电站单位容量投资;多个市区变电站采用GIS配电装置,结合采用反跳出线等优化总平面布置的方案大大压缩站区占地面积,有效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综合利用率。(如220kV泉州田边、110kV释雅);福州笠里500kV变电站站址充分利用山坡地形,不占基本农田,配电装置500kV采用HGIS、220kV采用GIS,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较AIS方案节约占地39950 m(59.9亩),节约全寿命成本约1200万元,社会和经济效益均显著;
二是自能式六氟化硫(SF6)断路器的应用,降低维护成本。部分变电站积极采用自能式六氟化硫(SF6)断路器,该型号断路器优化灭弧室设计,仅需要较低的能量,使用一台弹簧操动机构可以操作多至4断口的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能量可以灵活调整,适用于大范围的需要不同能量的断路器;相比气动和液压操动机构,采用弹簧操动机构大大降低维护工作量(如龙岩卓然500kV变电站等)。
三是采用新材料导线,提高单位走廊输送容量。利用ACCC碳纤维软铝导线,对全省220kV曹园线等12条线路采用不改动或局部改动杆塔的方式,更换旧导线,提高输送容量两倍以上。采用应力转移型软铝导线,实现了4×400导线与6×240导线输送容量的匹配(如500kV三明~卓然线路工程)。采用间隙型导线,对220kV厦门进岛二通道在不改变原杆塔的前提下,将原2×240普通导线更换成2×240间隙型导线,实现1.5倍增容目标。
四是应用节能型金具,降低能耗。在大田鹤冲~太华110kV线路、平潭前进~北厝线路等多项工程采用预绞丝防滑防震锤、2预绞丝悬垂线夹等节能金具,能耗降低60%
五是应用新材质、新材料杆塔,节省材料。推广应用国网钢管塔应用研究科技成果,在福建沿海高风速、大截面导线、同塔多回、大跨越线路中合理应用钢管塔,相对角钢塔节省钢材10%~20%,同时减少基础造价。并在福清核电送出500kV线路工程中采用了Q420高强度钢管及锻造法兰;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杆塔横担及塔身辅材,有效缩小线路走廊宽度,减轻杆塔自重,提高杆塔耐腐蚀能力和线路耐雷水平。(如110kV平潭高山~前进线路);耐候冷弯型钢–耐候钢材料具有免镀锌、耐腐蚀特性,减少环境污染(如在厦门220kV梧侣~内官线路工程中试点应用);另外,在我省同塔多回及500kV线路工程中普遍采用Q420高强钢,节约钢材约6%~8%。3.应用新工艺,提升电网建设及运行维护水平
输电线路勘测设计采用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3D GIS)、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LCC)管理技术、架空线施工采用气球放线、动力伞放线、优化的带电跨越措施、履带式山地运输车等新工艺。电缆施工采用非开挖水平定(导)向钻进技术敷设高压电缆、非开挖大顶管方式敷设高压电缆技术。福建与华东联网500kV线路运行维护采用直升机巡线技术。
汇报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