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的金融产品就像超市货架上摆放的商品,是用来供消费者(客户)消费(购买)的。商业银行与商家一样,都希望自己经营的产品适销对路,有钱可赚。而商业银行经营的产品是否适销,取决于客户对产品的认知与投资需求。不难发现,那些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都有着这些共同点:产品安全性高,投资回报率高,市场竞争力强,对客户有吸引力。
商业银行开发新产品是为了开拓更多的市场和客户,给银行带来***收益。但在商业银行经营的产品中,并非所有的产品销售都一帆风顺,某些新产品推向市场后却出现了滞销状况,这对开发新产品的商业银行来说,可谓是有违初衷。
产品滞销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老百姓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老百姓手中的余钱多了,可苦于缺乏投资理财知识,难以找到科学的理财渠道;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提高经营效益,顺应形势不断创新,推出了许多新业务品种,问津者却寥寥。
信息不对称往往造成这样的结局:一是老百姓投资盲目,理财渠道单一,投资回报率低,资金获利性差;二是商业银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出来的新产品,没有取得规模效应,加大了经营成本,造成金融资源的浪费。
笔者认为,商业银行要想使推出的新产品获得***效益,加大新产品的宣传与推广力度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营销途径。同时,在服务理念上,应注重前瞻性,将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与本部门今后长远经营规划结合起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在服务内容上,应增强针对性,用***恰当的方式营销客户***适合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在服务方式上,应体现灵活性,开展对等营销、团队营销、捆绑营销等,多管齐下,多点开花,多花结果。在服务策略上,应讲究连续性,切忌一阵热,一阵冷。在新产品宣传上,应客观、理性,实事求是,切忌夸大其辞,误导客户。在新产品推广上,应突出新产品的亮点与卖点,贴近客户,深入挖掘***。
另外,商业银行还应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和沟通,深入市场,紧跟市场,与客户广交朋友,理顺关系,融洽感情,增进互信,形成共鸣。唯如此,银行推出的新产品才能感动客户、吸引客户,集聚客户、赢得客户,占领市场,促进双赢。
热门导读: